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86章 自視甚高的讀書人

關燈
第186章 自視甚高的讀書人

按規定, 殿試結果出來後,只有前十名有幸入未央宮覲見皇帝, 在皇帝和百官面前闡述自己對國家的看法,回答皇帝及群臣提出的問題,表現最優異者定為前三名,得到朝廷的嘉獎和皇帝授予的官職,其餘七人也會在覲見結束後一個月內陸續得到任命。

因此,所有有幸參加殿試的試子雖大多在拿到卷子那一刻就因為題目內容而心涼半截,但他們內心深處始終存有一份僥幸,希望答卷內容能夠打動考官,有幸入選前十, 讓自己可以再次進入象征著至高權力和榮耀的未央宮!

可惜, 大部分人註定失望。

幸運的是,從這次科舉開始, 凡獲得殿試資格的人即便不能進入前十也可以獲得朝廷任命的官職,在殿試十人得到任命以後。

等待朝廷任命期間,這些人可以隨意進出太學,享受太學得到免費的食宿及聽課講座, 進一步充實自己,確保得到朝廷任命後能在任上做出優秀業績。

懷著忐忑心情等待殿試結果的試子們得知這個好消息,無不歡呼雀躍,喜上眉梢。

當然,歡喜之餘,難免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尤其是來自帝國偏遠郡縣的才子們。

“陛下如此厚待我等,可謂求賢若渴, 但我到現在都不明白陛下為何突然立……雖然是群臣和諸侯王共同請求,但是……這種事情終究不合禮法, 將來怕不會……”

聞言,立刻有人厲聲反駁:“那些不識字的粗俗人不懂陛下深謀遠慮、非議陛下立皇太女一事也就罷了,我們這些參加科舉的人可沒資格非議此事,你可知道,科舉是皇太女殿下提出來的!”

“什麽?科舉是……”

質疑之人聞言,大驚失色。

“不錯,科舉確實是皇太女殿下向陛下提出,讓開設在諸國郡縣的學堂教授西域語言也是皇太女提出來的,因為皇太女認為大漢必須將西域牢牢控制在手中,從西域和西域以西的廣袤世界獲得源源不斷的黃金及各種好處。”

“……這番氣魄恢弘的言語當真是皇太女的原話?!”

先前質疑皇太女的人感覺自己在聽夢話。

“不是皇太女所言難道還是我說的?”

反駁者狠狠瞪了眼質疑者,耐著性子解釋道:“高祖皇帝順應天命建立大漢,此後歷代君王均是天命所歸,他們的智慧和眼界豈是我等凡俗能夠想象!如今天命落在皇太女身上,她的胸襟眼界自然也不是我們能度量。你不信我,難道還不信迄今為止發生在皇太女身上的種種天命異像、不信董大儒臨終上疏勸陛下立皇太女之舉?”

聽完這些,質疑者恍然大悟:“兄臺所言極是,立皇太女士天命所歸。”

“而且我聽說,民間百姓現在紛紛傳言皇太女是上古聖人轉世,所以才能天生智慧,眼界過人,所作所為俱是利國利民。”

無意中聽到他們的討論的另一名試子加入話題:“我也不讚同立女子為儲君,但皇太女的能力和她身上的神異之處讓我不得不相信她是天命所歸,既是天命,我們凡人又怎麽可以違抗不尊?”

“這話……確實很有道理……”

眾人紛紛點頭。

畢竟,周禮和宗法是天子規定的,立敬武鎮國長公主為皇太女卻是天命的選擇。

天子再尊貴,終究受命於天,天命才是最貴重的!

……

“殿下——”

公孫賀一臉討好笑容地湊到李令月身邊:“您可知道民間如今盛傳您是上古聖人轉世?”

“聽過一些。”

李令月淡然微笑。

事實上,聖人轉世傳言本就是她刻意打造散布,以此增強普通百姓對她成為皇太女這件事的認同和迷信。

畢竟,百姓最關心的是莊稼的收成,誰讓他們過上風調雨順、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誰就是名副其實的聖人。

“姨夫以為,普通百姓受了殿下的恩惠,並不反對殿下成為皇太女,反倒是有些讀書人……因為不滿女子也可以參加科考,遷怒殿下,認為這是顛倒綱常倫理的行為。”

“……說得好像如果女子不參加科舉,他們就能考上!”

李令月不屑冷笑。

公孫賀道:“殿下英明,越是不能靠實力通過科舉得到朝廷任命官職的人越喜歡說這類抱怨話,自己騙自己。”

“所以不必管他們,一群無能的牢騷廢物。”

說完這些,李令月問公孫賀:“姨夫的商隊近來在西域賺得如何?”

“是我的門客家的商隊……”

公孫賀心虛更正,隨即稟告道:“自從漢使與四位校尉率軍一通前往大宛調通安息和大月氏的關系,西域各國再無搖擺不定,幾乎所有國家都主動或被動將國內的匈奴使者送出國境,大漢商隊在這些國家的商業行為如今也已經完全不受限制。”

“這才是父皇想看到的局面。”

隨後,李令月又問:“你想為公孫敬聲在西域都護府謀個好職位嗎?”

“這……這……”

公孫賀笑逐顏開。

自少府鑄金失竊案後,公孫敬聲不再在朝中擔任官職,如今不僅有機會被重新啟用,任職的地方還是陛下當下最為重視的西域都護府——

“表哥曾經犯下大罪,原本不會有機會去西域都護府做事,然而朝廷急需精通西域語言、擅長和西域人打交道又絕對忠於大漢的人才,我便鬥膽將表哥的名字報給父皇,而父皇允了我的請求,願意看在姨夫的面上給表哥一次機會。”

“——謝殿下!”

公孫賀大喜,連忙行禮道謝。

跟在公孫賀身後的公孫敬聲更是痛哭流涕,感動不已。

……

……

蘇武帶著李廣利的頭顱回到長安的同一時間,李廣利被右賢王斬殺的消息也傳到了大宛國。

得知此事,衛律長舒一口氣,道:“我的前途終於保全了。”

聞言,上官桀笑道:“陛下用人最重能力和忠誠,只要你對陛下始終忠貞不二,即便舉薦你的人是奸佞叛徒,你也一樣會被陛下重用,何況——”

“何況什麽?”

“何況李廣利是殉國而死。”

“殉國?”

衛律聞言,先是一楞,隨即大笑:“對對對!李廣利殉國而死!是大漢的忠義之士!”

他不在乎李廣利的死亡真相,只要自己不被李廣利牽連。

看到衛律如此機靈懂事,上官桀不由笑出聲。

這時,安息軍中傳來消息,他們已經大破敵軍,挺進大夏地區,希望大漢軍隊協助他們,以防大月氏人有喘息機會。

“怎麽可能讓大月氏人有機會喘息?”

上官桀露出貪婪笑容。

大漢軍隊不遠萬裏來到大宛國,所為無非是名和利,現在將軍們即將得到名望,麾下的軍士們自然也要得到實際的利益,而大月氏人這些年在大宛國和大夏地區掠奪的財富正是他們許諾給大漢軍士們的利!

“漢使可願帶領軍隊親自殺敵?”

上官桀問衛律,並強調道:“戰場所得大半都歸將士,大月氏人的財物也是如此。”

“求之不得!”

衛律聞到名利的氣息,笑得滿面春風。

很快,趙破奴等人也都接到安息軍前鋒大捷的消息,紛紛率部前往支援,確保大月氏人從此一蹶不振,退出大夏地區。

……

絕對懸殊的力量對比讓戰爭變得無比輕松。

很快,盤踞大夏地區的大月氏人就在大漢和安息國的夾擊下兵潰如山倒,大月氏王失蹤,五個部族在各自首領(翕侯)帶領下分裂成不同派系。其中勢力較大的貴霜翕侯認為憑自己的能力無法打敗大漢和安息聯軍,決定放棄大夏地區的領土,帶著族人向東南方向遷徙,進入據說氣候溫暖濕潤、土壤肥沃平坦、人民軟弱勤勞的身毒國。

剩下的四個部族的翕侯則各自猶豫不決,想留下固守土地,擔心被安息和大漢聯合擊敗,想隨貴霜翕侯遷徙進入身毒國,擔心被貴霜翕侯趁機吞並。

混亂中,有部落翕侯生出求和的心思,希望作為安息和大漢的屬國繼續留在大夏地區。

對此,安息人堅決不答應。

大漢這邊卻——

“為什麽不答應?等貴霜翕侯帶領他的部族離開後,大夏地區再無可以作戰的力量,我們就可以把主動投降的部落逐個消解。”

“可是我們安息國和大月氏人有不共戴天之仇!他們殺了我們兩代君主!”

“只是讓你們暫時松開砍大月氏人腦袋的刀,沒說讓你們寬恕他們。”

漢軍勸說安息國:“若是拒絕大月氏人的投降請求,他們就會成為困獸,增加不必要的傷亡!”

“所以你們是……”

“先接受他們的投降,也允許貴霜翕侯帶部族離開,等我們徹底拿下大夏地區,你們再盡情覆仇!”

“……”

聽完漢軍的建議,安息幾位將軍無不震驚又心動:這是最好的計謀,也是最殘暴的計謀。

最終,安息人接納了漢軍的建議。

……

月氏從來不是個剛烈的民族,否則也不會因為被匈奴人打敗就拋棄河西的土地,被烏孫人聯合匈奴人驅逐後又果斷離開西域前往西域邊緣的大宛和大夏地區……

如今被安息人聯合大漢軍隊打敗,得知聯軍並不會對他們趕盡殺絕,不僅考慮接受他們的投降,也允許貴霜翕侯帶領部族離開大夏進入身毒,大月氏人頓時興高采烈,一部分人隨貴霜翕侯前往身毒,剩下的人準備投降事宜。

比起虛無縹緲的氣節和尊嚴,他們更想好好活著。

於是,不過一個月,安息、大漢聯軍就成功取得大夏地區,除率部離開的貴霜翕侯,其餘四個大月氏部族全部選擇向安息和大漢臣服。

安息再次聽從大漢建議,將大夏地區劃分為六個區域,四塊土地歸大月氏人的四位翕侯,剩下兩塊土地一塊歸安息一塊歸大漢。歸大漢的那份土地由安息和大宛代管,作為補償,漢軍可以帶走他們從大夏地區獲得的所有金銀,安息也將定期以年為單位把名義上歸屬大漢的大夏土地的產出折算成金銀送長安交給漢皇帝陛下。

“安息與大漢從此永世為友鄰,共享絲綢之路。”

認為自己賺了大便宜的安息國使者笑容滿面地承諾。

漢使同樣笑容可掬,滿口答應的同時提出要求:大漢將在大宛和大夏地區長期駐軍以保證往來於絲綢之路的大漢商人的安全,希望安息接受並提供必要的協助。

“這是自然。”

安息沒有拒絕大漢的請求,一方面,大漢作為重要的盟友加西域的主人,本就有資格在大宛和大夏地區駐軍,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在和漢軍的聯合作戰中,安息人看到了漢軍的實力,沒有資格拒絕!

……

……

雙方都覺得自己賺了便宜的戰爭結果傳回長安時,殿試選拔的人才的相關任命安排已接近結束,不少人收到的安排是——入太學等待後續任命。

“為什麽?”

試子們對此詫異不解。

考試成績不理想的他們原本打算回籍貫郡縣後繼續讀書,爭取下次科舉高中前十。

“陛下認為,你們雖有才學和靈氣,卻不具備陛下想要的能力,因此安排你們入太學讀書,學有所成後授予官職。”

傳旨的中常侍板著臉教導這群自視甚高的讀書人。

“可是——”

男試子看向站在右邊的十多名女試子:“周禮規定,男女七歲不同席,為什麽她們也能和我們一起進太學讀書?”

“因為她們也是陛下選中的人才,”中常侍道,“男女七歲不同席這點不必擔心,她們不會和你們一起讀書。”

“……”

聽到這話,男試子門臉上無不泛起既慶幸又失落的微妙神情。

中常侍將這些都收入眼中,意味深長地笑了笑,回宮覆命。

……

回到宮中,中常侍向李令月稟告:“啟稟殿下,太學讀書的事情已經安排妥當。”

“他們可有不滿?”李令月問。

中常侍道:“有些許不滿,也有人露出困惑神色。”

“為什麽困惑?”

“他們不明白陛下為何允許女子入太學讀書。”

“果然……”

李令月不意外有男試子生出此類想法:“你怎麽回答?”

“奴婢告訴他們,入太學讀書的資格只與試子的成績有關,與性別無關。至於他們最擔心的‘七歲不同席’問題,太學自會解決。”

“這個回答不錯。”

李令月點點頭。

安排符合要求的女試子和男試子一同入太學讀書不僅僅因為考卷成績,更因為這些人將來都會被派去西域都護府做事,必須讓他們早早習慣男女共事,確保得到任命後能最快速度進入工作狀態、為帝國服務。

想到西域都護府,李令月問身旁:“西域那邊有什麽新消息?”

“剛剛收到一份戰報,大漢與安息聯軍已經攻破大夏地區,大月氏五個部族之一貴霜翕侯帶部落離開,前往東南方向的身毒國,其餘四個部族選擇投降大漢與安息。”

“投降……”

李令月略微沈吟:“投降以後呢?安息是什麽態度?”

“安息認為大漢是偉大的國家,不敢與大漢為敵,希望大夏地區出於大漢、安息以及大月氏留下的四個翕侯共同管理,考慮到長安遙遠,希望代管大漢在大夏地區的土地,並會每年都將代管土地的產出折算成金銀送到長安。”

“他們很有自知之明。”

大夏距離長安有數千裏之遙,即便安息願意將大夏地區的土地分給大漢,大漢也無法對遠在大夏的土地進行有效管理,至少,在西域都護府成立並覆蓋整個西域以前是做不到的。

當然,李令月最在意的並不是大夏的土地管理權,而是軍隊駐紮權。

“大漢在大宛和大夏駐軍的事情,安息是什麽態度?”

“安息國不反對。”

“諒他們也沒有膽量反對。”

畢竟,實力決定國家和國家的關系,何況西域都護府即將設置。

……

……

如李令月所料,蝗災果真與幹旱關系密切。

春季的汛期雖如期而至,黃河的水量卻明顯少於往年,進入四月,降雨稀少,多個郡縣出現莊稼長勢不佳。

“天災!天災要來了!”

百姓還未反應過來,諸侯王們已經迫不及待煽動民意。

他們派出心腹在自己的封地及封地周圍的郡縣散布流言,稱皇帝不行仁德惹怒上天,今年必定旱災肆虐,莊稼歉收。

正對著地裏稀疏枯黃的莊稼發愁的百姓們聽到流言,無不將信將疑。

老天不下雨是皇帝不行仁德嗎?

可是春天下雨稀少但夏秋季可以收獲的年份也不少,何況——

陛下一直都在乎我們的死活,每次大災過後都會讓官府賑濟災民、官府出錢把因為災禍失去土地的災民、流民送去其他地方居住生活,這幾年更是多次征召勞工沿黃河興修水利,建築各類設施,降低黃河水患對兩岸百姓的傷害。

這些舉措難道不是仁政?

百姓們陷入迷惑,不敢輕易附和奇怪的流言。

……

為防諸侯王作亂,朝廷在幾乎每個諸侯國都安插了眼線,確保諸侯國內出現大動靜時,長安能第一時間收到消息。

因此,這些突然出現的針對皇家的流言很快就被朝廷的眼線寫成密報送到了未央宮。

收到第一份流言密報時,劉徹不以為意:“愚民每逢天災必有牢騷,不用在意。”

但隨著第二份、第三份、第四份……類似內容的密報送到未央宮,並且多個諸侯國的周邊郡縣太守也向朝廷奏報稱治內出現誹謗攻擊陛下的留言,劉徹拍案道:“大漢的諸侯王們真是一刻都不能疏忽!”

“父皇,又是哪位皇叔做了壞事惹您不開心?”

按規矩來劉徹跟前請安的劉髆一臉天真地看著父皇。

“一些瑣碎事。”

劉徹揮手,讓閹人將五皇子帶去讀書。

劉髆乖巧起身,隨閹人離開。

劉髆走後,劉徹命人將密報送到劉姣面前:“記住這些名字。”

“喏。”

李令月接過遞來的密報文書,迅速看完,意識到諸侯王們有意借幹旱天災之名攻擊劉徹及自己,聯想到秋天的蝗災,心中不由生出殺機:“這些人貴為諸侯王卻成天害人禍事,當真可惡至極。”

“你希望朕怎麽處理他們?”劉徹問,“斥責他們、令他們約束地方、抓捕流言源頭,還是——”

“女兒建議父皇暫時不做任何事。”

“為什麽?”

“以他們的卑劣性情,如果下令他們約束地方、抓捕流言源頭,他們會趁機虐待苛刻百姓,濫殺無辜,再將所有事情都推到父皇身上,引百姓對父皇生出怨言。”

“但如果什麽都不做——”

“女兒相信,他們不會只滿足於散布流言誹謗父皇,很快會有進一步的動作。”

“……你很自信。”

“謝父皇誇讚。”

李令月知道劉徹在誇她。

劉徹聞言,笑道:“身為朕的繼承人,本就該有這份自信。”

“兒臣明白,兒臣會想辦法把事情處理好,絕不讓此事損傷父皇清譽。”

“好。”

劉徹點頭,授權她全權處理此事。

他把這件事作為對女兒的考驗全權交給她處理,能做好是合格的儲君,做不好——

“比起你將來要面對的,此刻面對的不過是九牛一毛。”

……

出大殿後,李令月將多封來自諸侯王封地的密信交給上官婉兒:“這些諸侯王惡意散布流言,試圖以天命之名攻擊父皇和我,動搖我的地位。”

“他們好大的膽子。”

“但我們現在必須假裝不在意。”李令月道,“因為我們都知道,諸侯王不可能只滿足於編造謠言中傷攻擊我們,等到旱災情況嚴重、蝗災鋪天蓋地,他們的野心也將蠢蠢欲動。”

依祖制,只要不謀逆,諸侯王可以在封國內為所欲為,即便殺人如草芥也只會被皇帝訓斥、罰金、削封地。

所以李令月決定暫時不動聲色,引諸侯王主動越雷池犯下謀逆死罪。

然後一擊必殺!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